
“民以食为天”,一顿温热可口的饭菜能慰藉身心,可饭后若出现一些异常信号,或许是胃部在发出 “求救”。胃溃疡作为常见的胃部疾病,早期信号往往藏在饭后的细微感受里,哪怕只发现 1 个,也别轻易忽视,早关注才能早护胃。

第一个信号是饭后定时出现的上腹痛。就像古人说 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,正常情况下饭后胃部会平稳消化,可若患上胃溃疡,胃黏膜出现破损,饭后胃酸分泌增多刺激溃疡面,就容易引发疼痛。这种疼痛多集中在上腹部,有时像隐痛,有时像烧灼感,还可能有规律可循,比如有些人吃完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疼,持续一段时间后又慢慢缓解,下次吃饭后又会重复。有研究显示,约 70% 的胃溃疡患者会出现这种与进食相关的腹痛,这是因为食物进入胃部后,不仅会刺激胃酸分泌,还会让胃部蠕动加快,对溃疡部位产生物理性刺激,进而引发疼痛。

第二个信号是饭后恶心、反酸。不少人饭后偶尔会有反酸,但如果频繁出现,就得警惕。胃酸本应待在胃里帮助消化,可胃溃疡可能会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幽门功能,导致胃排空速度变慢,胃酸容易反流到食管,让人感觉喉咙里泛酸水,有时还会伴随恶心感,严重时可能会呕吐。就像家里的水管如果出现破损堵塞,水流就会异常,胃部出现问题,消化功能也会跟着 “紊乱”。相关临床观察发现,部分胃溃疡患者在饭后 1 - 2 小时,由于胃部内容物滞留,反酸、恶心的症状会更明显,这是胃部无法正常处理食物和胃酸的表现。

第三个信号是饭后腹胀、食欲下降。好好吃饭本是一件开心事,可若饭后总觉得肚子胀胀的,好像吃下去的食物没消化,还慢慢变得不想吃饭,可能是胃溃疡在 “作祟”。胃溃疡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,食物不能及时被分解消化,堆积在胃里就会导致腹胀,而持续的不适会让人对进食产生抵触,进而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。有数据表明,约 40% 的胃溃疡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饭后腹胀,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,影响身体状态。这就好比机器零件受损,运转效率会降低,胃部出现溃疡,消化 “机器” 也会运转不畅。

想要呵护胃部健康,远离胃溃疡,日常可以从这几点入手。首先,饮食要规律,古人强调 “食有时”,三餐定时定量,不暴饮暴食,也别饥一顿饱一顿,给胃部创造稳定的消化环境。其次,少吃过冷、过烫、过辣的食物,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,就像用极端温度的水刺激皮肤一样,会给胃部带来伤害。再者,饭后别马上剧烈运动,饭后半小时内可以散散步,避免立刻跑步、跳绳等,让胃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初步消化。另外,保持好心情也很重要,中医认为 “怒伤肝,思伤脾”,不良情绪会影响脾胃功能,学会调节情绪,也能为胃部健康助力。

胃部健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饭后的这些小信号看似不起眼,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提醒。关注这些信号,做好日常护胃,才能让胃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,更好地享受每一餐的美好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